夯实服务基础 促进两个健康 发挥商会作用

武汉黄陂区工商联团结拼搏创“五好”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通讯员周英
    武汉市黄陂区工商联围绕“平安幸福黄陂”建设大局,以打造“五好”县级工商联为契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广大会员企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工商联围绕“平安幸福黄陂”建设大局,以打造“五好”县级工商联为契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广大会员企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服务基础
    黄陂区工商联坚持基础工作常态化,全力做好发展会员、组建商会、机关建设,把工商联建设成为非公经济人士之家。
    选优配强工商联领导班子。2012年初换届以来,黄陂区形成了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分管和一名副区长联系工商联工作的格局。工商联干部队伍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专兼职结合的工商联领导班子。企业家担任副主席和副会长19人,常执委班子125人。领导班子和机关队伍全面优化,履职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标准建设会员队伍。近年来,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每年都制定了会员发展规划。在吸收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入会的同时,也积极吸纳社会责任意识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入会,不断巩固壮大会员队伍。同时,建立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动态管理。截至目前,该区已有区内会员1287人,异地商会、协会会员3000余人。
    突出抓好异地商会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外黄陂人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陂商群体,他们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组建异地商会的愿望日益迫切。特别是近几年,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的出台,给非公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异地商会组建的机遇和条件更加有利。黄陂区工商联因势利导,从2007年至2016年,先后成立了北京、上海、广东、西安、海南、新疆、湖北(地、市、州)、天津和澳门等9个异地黄陂商会,武汉黄陂钢材协会、汉口北工贸商会、黄陂汉口北四季美花卉盆景协会、汉口北商业总会等4个行业协会,吸纳会员3000余人。19个街乡场基层商会实现了全覆盖。异地商会已成为促进黄陂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强思想建设 促企业家成长
    紧扣主题抓引导。根据统一部署,黄陂区工商联在该区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了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信念、信任、信心、信誉”主题,紧扣“教育、实践、服务”三个环节,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黄陂区工商联的活动成效并高度评价了黄陂区为全国工商联系统信用体系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
    突出核心促党建。近年来,黄陂区一直把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单独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形式,分类指导,在该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目前,该区商会组织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有党委2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3个。
    参政议政谋发展。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黄陂区工商联积极组织会员参政议政,围绕该区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近5年来的两会期间,提交个人议提案52件,集体议提案5件。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改善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议》《关于搞好城区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的建议》等被评为优秀议提案。关于《修建木兰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转化为建议案并已落实建成。黄陂区工商联认真推选非公企业代表人士50余人,参加每年由湖北省纪委、政法委、工商联组织对公、检、法政风行风的评议活动。2016年初,黄陂区工商联和区检察院联合开展活动,推动“鄂检十条”的落实,努力构建新形势下的“亲”“清”政商关系。
加强平台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本着服务立会的宗旨,紧紧围绕服务民营经济这个大局,深入开展服务工作,当好会员的“娘家”。
    促进银企牵手,搭建融资平台。为破解融资难题,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帮助联系担保企业,改善企业财会制度,多途径推动银行为区内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近几年共为中小企业融资3亿余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
    坚持领导班子深入民营企业制度,搭建联系平台。该区工商联建立领导班子包片区(全区分成东南西北中片)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年开展走进民企200家,将党和政府发展民企的方针政策送上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会员企业的好评。
    多途径为企业办实事,搭建服务平台。为陂商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协调服务,解决了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
    各类培训卓有成效。2016年7月28日,黄陂区工商联在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50余名青年企业家进行了依法经营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训。
加强规范建设 发挥商会作用
    近年来,黄陂区工商联带领会员企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逆势而上,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目前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达330家,产值达到633亿元。近几年对全区GDP贡献率达70%以上。卓尔控股集团、仟吉食品等一批纳税大户,成为该区民营经济的楷模。
    异地商会在黄陂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异地商会的陂商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黄陂和所在地经贸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个异地商会的组建过程,都是一次宣传推介黄陂的过程。截至目前,9个异地商会在黄陂共投资项目20多个,投资总额30多亿元。异地黄陂商会还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宝钢印铁项目落户罗汉工业园,中车集团和周大福项目落户黄陂都有商会服务的身影。
    此外,异地商会还积极投身黄陂区光彩事业。几年来为抗震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总共达2000余万元。异地商会组建以后,所属会员企业用工都主动面向黄陂人,吸纳了大批黄陂人就业。据不完全统计,9个异地商会的会员企业中,共有黄陂籍员工8000多名。
    2016年,根据武汉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统一部署,结合黄陂的实际情况,黄陂区工商联将结对帮扶、村企共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村企结对帮扶活动,目前有3家商会协会和10家会员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结对商会和企业为9个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实施各类帮扶项目3个,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特别是在2016年抗洪救灾中,黄陂区工商联倡议、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抗洪救灾,捐款捐物达1500万元。涌现出了孙东林、阎志、肖凯璇、周斌、鲁兴成等一批思想觉悟高、社会贡献大、示范作用强的非公经济人士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