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才是商会发展的硬道理”

——来自云南一个基层乡镇商会的真实声音

作者: ■杨晓龙施自兰本报记者马蕊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商会不断推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商会活力,从而积极助推了该镇经济提速发展。目前,该镇个体工商户569户,注册资金2900万元,从业人数853人。其中有商会会员52人
    “作为中国商会最基层的单位,乡镇商会的发展切实关乎着地方经济发展,更关乎着企业的发展。虽然在最基层,但是要千方百计地把服务提质增效,这样才能增强民企发展的信心,也才能让商会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商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总结出的肺腑之言。
    据悉,近年来该商会不断推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商会活力,从而积极助推了该镇经济提速发展。目前,该镇个体工商户569户,注册资金2900万元,从业人数853人。其中有商会会员52人。
做非公经济发展的好助手
    在服务方式方面,该商会多措并举,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尽责尽力。一是强化招商服务。发挥商会联谊交友作用,积极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联”招商、以“联”促商,促进招商引资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做好培训服务。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人员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做好商务服务。四是做好维权服务。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维权服务机构,为会员提供法律、保险、劳动保障等服务。
做非公经济发展的引路人
    在组织建设方面,该商会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和行业协会组建工作。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加强商会组织建设。一是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加大会员发展力度,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重点把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生产经营比较正常、业主素质较好的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吸收进来。二是努力创造条件,组建新的专业协会。在该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其中发展迅速、达到一定规模、前景广阔的行业或产业,从着眼于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整体水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角度,积极牵头组建新的行业协会,创建商会服务工作的平台和载体。
    与此同时,对已建立的行业协会,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在理顺协会管理体制,促进协会工作规范化、多样化等方面发挥好工商联应有作用。
做非公经济发展的好导师
    在教育和引导方面,该商会千方百计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配合镇党委,建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荣誉表彰体系,树立典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他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自觉成为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
    与此同时,继续动员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光彩事业和再就业工程,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心,激发爱国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不忘他人,继续发挥工商业者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多献爱心,为政府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新宜多做贡献。
    此外积极协助镇党委建立个私党团和工会组织,切实加强对个私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重视做好在个私从业人员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团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