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就是核心竞争力
作者:
■雷军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是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制作的产品。为什么逢年过节,中国人都在全世界去买买买?我们的产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没人买而且还贵呢?
我问了业内人员,他们说市场费用很高、促销人员费用很高、渠道很贵,所以物美价廉基本不可能。好的东西贵,便宜的东西因为研发制造成本被砍掉了,越做越差。
我觉得中国制造的核心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出了问题。所以我就想,我能不能自己去做一条鲶鱼,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
我之前做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后来金山上市,我就半退休了,于是顺手干起了天使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就意识到现在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零售。
52年前,一个叫山姆的美国佬在家乡创办了一个杂货店,他发现那时美国流通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45%,于是老山姆就想,我能不能只赚别人一半的钱,只做22%的毛利率呢?天天平价,如此一来,薄利多销,肯定能挣钱。
但是仔细想想,当别的连锁店赚45%的时候,自己却将毛利率降低到22%,理论上肯定是亏的,而且会亏得很厉害,这是市场竞争的原则。
老山姆琢磨了很久,心想只要便宜100美元,美国人就会愿意开车到十英里以外。于是他就不在市中心办,而是找了一个旧仓库,把所有的成本降到最低,就算毛利率只有22%,他也还有几个点的净利润。结果,他用了30年就成为世界第一,这就是高效率——顺便一说,这家杂货店叫沃尔玛。
现在,我在做投资时特不喜欢毛利率很高的公司,因为中国市场上什么东西都贵得离谱,稍微好一点的东西就很贵。
几年前,我跟金山的一帮高管去美国。我们那时的CEO张宏江曾担任过美国微软的工程院院长,他一下飞机就租了辆车直奔Costco,后来同行的七八个人也去了,回来后都很激动。
我感到很奇怪,猎豹移动的傅盛就给我举例,两个新秀丽牌子的大箱子平时在国内大概卖9000多元人民币,Costco只卖150美元,合900元人民币。美国的房子、土地、人工等都很贵,但这两个箱子的价格却只有国内的1/10。
Costco的信条是:所有的东西,定价只有1%-14%的毛利率。任何东西定价只要超过14%的毛利率,都要经过CEO批准,还要再经过董事会批准。我看了他们的财报,平均毛利率为7%。
这样在美国做大型连锁零售是不挣钱的,因此他们通过让用户成为会员,并收取会员费来盈利。Costco店面面积大约只有沃尔玛的1/4,每种东西只有两三个品牌,都超级便宜超级好。目前Costco有2000多万会员,每人一年收取100美元的会员费,一年会费20亿。
所以我便想,一个公司的毛利率越高,真的越高越好吗?其实毛利率高的公司,效率一定是很低的,只有低毛利,才能逼着你提高运作效率。小米要接近成本来定价,高效率就是王道,没有高效率,整个公司会赔得一塌糊涂。
如果我们既不想坑用户,又想赚到钱,就要提高效率,将模式优化——把中间渠道、零售店全部干掉,少做事,用最聪明的人简化流程。因此,我们一定不能雇很多人,一定不能做很多事。我的哲学是少就是多。一定要专注,简单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一次完美的互联网创业,最好是技术、产品高手搭配的两三人创业,3到6个月内完成产品,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测试完善产品,达成初步成功的门槛,再寻求融资,摸索成功的商业模式,然后投入大量的市场资源推广,形成规模化业务。
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球观念里,中国就是生产劣质产品的地方呢?许多人开玩笑说,其实就是喜欢走捷径、偷工减料。
中国初创企业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2个月,不少民营企业的存活时间也只有5年,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想做到基业长青,需要做到亮点,即:
第一,产品要真材实料;第二,要对得起良心,把做真材实料的理念变成信仰。
思考过后,我做小米时就想走一条不同的路:我们做产品的材料,要全部用全球最好的。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我们只买贵的,因为贵肯定有贵的道理。对于一个从零创办的公司而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样做便意味着我们的成本比别人高了一大截。
我们做出第一款产品时,成本高达2000元人民币。当时国产手机的定价多为五六百元,2000元的手机如何卖好,公司内部同事完全没信心。原本我们的定价是1499元,一部手机要赔500元,这肯定是不行的。在产品发布前我想了一个通宵,后来又找几个合伙人一起商量,最终决定定价1999元。因为我相信,我们生产出来的是好东西。一周后我们发布了这款手机,大获成功。
我们中国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便宜的东西,而是好东西。如今中国已经是产品过剩的时代,如果不认认真真地把产品做好,那不就是忽悠吗?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小米在创办初期的一年半里,没有市场部门,没有发过一篇公关稿,甚至要求员工不能说这个公司是雷军做的。
我做了25年技术,如果这个东西我自己没有使用过,或者我自己都不觉得好,我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吗?
口碑。怎么能把口碑做好呢?很多人很快想到了口碑营销,可当你一旦想到营销时,这件事情就死了。你首先应该想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才有好口碑?
一想到口碑,我就想起了一家企业——海底捞。跟其他火锅店一样,海底捞的环境很嘈杂,让我惊讶的是,海底捞的服务员脸上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所以,口碑的核心是超预期,而不是营销,其本质是认真琢磨产品和服务怎么能够打动消费者。当你去用心经营产品时,你的口碑已经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