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点评

作者:
    1.壳资源能够用来卖钱,本身就是对广大股民的盘剥。钱从哪里来?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2.为什么企业家抱怨的税费负担高其实是政府机关收费高所致?就是因为各地相关部门随意设立名目收费。随意到无须巧立、甚至与其对着干的程度。
    3.打人,尤其是殴打游客,本身就是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必须以对应的法律惩罚,而不是钱的惩罚。不宜多提“用脚投票”。否则就会形成“打人就挣不了钱”逻辑的错位。
    4.置身异国他乡,弘扬民族文化属性的意识容易被呼唤出来。但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人们,反倒日益忘本。
    5.中国公民的社群意识很淡薄,绝大多数住宅小区成立不出业委会。成都这个小区很了不起,但没想到还有阻挠势力。
    6.永新毁林事件之所以进入公共视野,是民间团体的微博举报之功,而非政府执法部门发现和公布。按说,如此之大的毁林事件,官方不应该一点儿都不知道。果真不知道的话,官民之间、党政之间看来似乎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7.发生在陈奕帆和薛战民这两个草根平民之间的故事,说明文明礼仪程度并非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成正比例关系。“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说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8.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具有公益属性,与纯粹的商业场合不同,因此不能将赢利作为首要目标。其广告要注意不能让公众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