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关心“奔头”在乎“房”

作者: ■闫起磊

    关心工资,更在乎职业前程;关心福利,最在乎住房;择业选项更多,销售岗位“兜底”……记者走访河北近日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发现,大学生择业心态出现一些新变化。
    交简历、谈待遇、现场面试……用人单位排满了校园道路,前来“淘工作”的求职者摩肩接踵,招聘大会一度“爆棚”。这是记者在河北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招聘会——“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见到的场景。
    “我们刚刚步入社会,自身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工资待遇要求可适当降低,更看重招聘单位平台实力和今后发展前景。”现场求职的河北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高说,她周围不少同学都有这样想法。
    记者注意到,今年大学生求职观念普遍更加务实,不再盲目追求高薪资、高福利,而是愿意从基础做起,更加青睐有实力的单位,更愿意选择“有奔头”的岗位。
    对不少准备到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来说,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住宿,成为他们是否决定应聘的重要考量。面对城市攀升的房价与房租,不少跨地区的求职大学生,希望能通过用人单位解决住宿问题。
    来自邯郸的求职者小刘说:“我家不在石家庄,如果自己租房,可能一个月1/3或更多工资都要用来交房租。而且,市区里租房普遍较贵,只能找一些偏远老旧的小区,这样一来,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就多了。”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受去产能等影响,钢铁等传统行业用人需求下降明显,招聘会上罕见钢企,而现代服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行业人才需求明显提升。这也契合了河北近年来经济转型的大趋势。
    随着社会上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一些“新鲜”岗位进入求职者的视野。“新产品体验师”“微信公号营销”等新岗位就成为不少95后大学生择业选项。
    销售岗位仍然是招聘大户。商贸、教育、网络、科技、地产等行业均对销售人才有很大需求。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求职者还是把销售岗位当成了“最垫底”的选择。
    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王同学一天下来投出了8份简历,只有两份投的是销售岗。“还是希望能找到和专业有关的工作,但学财会的人太多了。销售大都不限专业,就投了两个试试看,当个‘备胎’吧。”他说。
    “我们每年都招销售人才,虽然都能招够,但就是不好招。”一家大型酒企招聘负责人说,销售岗难招人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不稳定,奔波辛苦。此外,一些求职者还存在做销售“没面子”的心理,影响了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