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持续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环境迎来丰厚回报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通讯员粤商宣

    日前在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组数据备受关注:一组是2016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7.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以上;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2.28万亿元,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39万亿元,增长10.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长8.7%。另一组是2016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高到2.58%,技术自给率达71%。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汉毅告诉记者,广东2016年GDP增长7.4%以上,说明广东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稳中向好的趋势,其基础和动力来自广东多年来培育的创新驱动发展环境。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数据和主要标准,广东2016年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8%,技术自给率达到71%,标志着广东已跻身世界创新型地区的行列。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拥有良好创新发展环境的广东,越来越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争相涌入的沃土。2016年,苹果、微软、思科、高通、IDG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集中落户。据省商务厅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7.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8%,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03.5%,全省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8078个,同比增长14.9%。
    “我们广东能取得今天这样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届省委、省政府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勇于担当。”郭汉毅掰着指头给记者列举了一长串广东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举:2005年10月,做出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构想,成为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目标的地区;2008年,率先联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了《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2012年3月,推出了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率先在立法层面明确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定义和逻辑框架,覆盖了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意味着广东自主创新进入了法制化轨道的崭新阶段;2013年5月,省委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东省改善创新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在全国首次提出改善创新环境的主要目标;2014年6月,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是全国第一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2月,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出了12条在全国先行先试的重大创新政策,从创新券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和财政补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人才安居等方面,突出了解决瓶颈问题、核心问题的导向。
    “广东不仅在战略层面为创新驱动发展环境精心布局,而且在具体领域也有不少实实在在的行动。”据郭汉毅介绍,由于广东历史上科技资源积累相对不足,高端科技人才在过去较为匮乏。为弥补人才匮乏的局面,广东从2010年开始,就在国内首创以团队形式在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截至2016年底,已从全球引入两批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31个,领军人才31名,他们都是跟广东产业结合程度较高、产业化前景较好、近期产业化可行性较强的团队,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属于广东省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既促进了本土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又为广东的创新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举。
    不仅如此,广东还有一系列惠企的具体举措:率先完成了《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新登记企业72.36万户,占全国新登记企业的1/7,注册资本(金)6.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和51.77%。积极推动成立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2016年12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后,短短20天就受理商标注册新申请473件,完成商标注册首次实审999件(含分派业务)。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仅2016年,广东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打出了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企业物流等成本“组合拳”,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较2014年下降约5%-8%。
    此外,广东各级政法部门积极作为,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据司法统计显示,2016年1至11月,广东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44.67万件,同比增长18.95%;审结案件超过121.72万件,同比增长23.15%。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各级政法部门及时有效的依法干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有责任感企业的创新热情。
    成绩越大,目标越高。郭汉毅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广东今年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动创新发展,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仅吸引外资助推全省创新发展方面,就研究出了“七招”:一是提高外资履约率,广州、深圳重点督察百个项目履约;二是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弥补全省产业链薄弱环节;三是制定利用外资新政,进一步制定广东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四是组织好重点招商活动,重点针对欧洲北美地区;五是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建立广东产业招商联盟;六是加强全球经贸工作网络建设,建立境外经贸工作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七是打造吸引外资集聚地,强化吸引外资重点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