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区域金融发展论坛暨三年金融发展规划发布会”在临河区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等各级政府的领导,北京民族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专家汇聚一堂,就区域金融发展、县域金融工程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并为金融发展规划、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出谋划策。
据悉,内蒙古2016年启动县域金融工程试点,临河区是试点之一,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临河区积极探索金融运作新途径,通过实施县域金融工程,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形成由银行间接融资一轮驱动转变为依靠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基金、保险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等多轮驱动格局,进一步丰富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激励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县域融资服务政策,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会议的主题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何文广,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勇分别就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工作的思路从刺激总需求转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寻找新的金融支持。”赵锡军在论坛上表示,然而前期传统的金融支持手段形成了金融领域的高负债和高杠杆,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因此当下金融工作面临的两大任务即为控制金融风险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副主任付振勇表示,“县域金融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旗县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县域金融工程不是金融办一家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开展县域金融工程,要注重政策文件的落实情况”“实施县域金融工程,必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县域金融工程的一些想法。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区委书记李理表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临河区3年金融发展规划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后,会议发布了《临河区县域金融工程规划》。据杨德勇介绍,该规划是由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成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座谈,召开专题论证会,与临河区金融办交流意见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分为县域金融工程基本思想、县域金融工程实施目标、县域金融工程实施内容、县域金融工程保障、县域金融工程预期成效、县域金融工程实施主体责任五大部分,从金融机构建设工程、金融服务创新工程、企业上市工程、产业金融工程、金融市场创新工程、保险金融工程、城镇化金融工程、信用生态工程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县域金融工程的实施方法,并附有临河区金融工程时间安排表、金融机构贡献度计算方法、临河区旅游产业基金框架、临河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企业+农户贷款模式、贫困户与大户合作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保险产品等具体实施进度、工作方案和产品设计。
据悉,为积极推进《临河区县域金融工程规划》的项目落地,北京工商大学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协助临河区政府与北京城云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民族证券、联讯证券等企业对接,他们分别就政府如何开展PPP项目、金融机构如何帮助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如何创新金融产品以助力精准扶贫、企业如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如何进一步推动县域金融工程等问题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