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捕捞总量将减至1000万吨内

作者:
    【本报北京讯】为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全国“十三五”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近日正式公布实施。这项制度提出到2020年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将减少到1000万吨以内。
    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是根据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对年捕捞总量实行限额管理。为了将渔船捕捞能力和渔获物捕捞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渔船投入和渔获物产出两方面设置控制目标。
    在渔船投入方面,以2015年控制数为基础,到2020年全国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2万艘、功率150万千瓦,除淘汰旧船再建造和更新改造外,不新造、进口在我国管辖水域进行渔业生产的渔船。这将逐步实现海洋捕捞强度与资源可捕量相适应。在渔获物产出方面,对国内海洋捕捞实行负增长政策,到2020年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减少到1000万吨以内,与2015年相比减少309万吨以上。
    据了解,新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也于日前正式公布实施。所有海区的休渔开始时间统一为5月1日12时,总休渔时间普遍延长一个月。休渔类型有所扩大,如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在我国北纬12度以北的四大海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要休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