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去年新增2万户市场主体

作者:
    【本报大连讯】据悉,2016年金普新区新增市场主体突破2万户,同比增长24.5%,占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总量的比例达到21.2%,投资信心可谓爆棚。
    金普新区去年新增的市场主体中,新增企业数量达9021家,与2015年全年相比增长近一倍,占全市新增企业数量的25.76%。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22家,占全市新增外资企业总数的31.8%。按全年工作日计算,2016年平均每小时新增市场主体10余家,每小时新增企业5家。
    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投了信任票,且这种信心指数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在解析这一现象时,金普新区有关负责人言简意赅:以先行先试为最优政策,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以“小政府”赢得大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自2016年3月起,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和“大部制、扁平化”的原则,金普新区在东北率先全面启动管理体制改革,管委会23个职能部门大幅“瘦身”为15个,人员编制减少317名,机构、人员编制均精简30%。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18个委办局、天津滨海新区政府24个委办局相比,金普新区管委会的精干程度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
    机构改革,减少了政府的权力,增强了市场的活力,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金普新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五证一章、一照一码”企业注册登记制度,较国务院提出的实施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在东北率先推出“政银合作,银行网点代办企业登记”等举措,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针对建设项目推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联络单”制度,使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的时间从至少3个月大幅压缩至3个工作日。
    随着辽宁自贸试验区即将落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先后落户金普新区,四大政策利好叠加,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寒冬时节,投资者抢滩金普新区的热情依然有增无减。(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