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打车难”要“对症下药”

作者: ■齐国瑞
    近日,杭州西湖景区孤山路、火车东站等游客密集、人流量大的区域出现“打的难”。夜晚,孤山路上一辆辆出租车亮着“空车”或“暂停”灯,在楼外楼前排起长队,尽管游客不停上前询问,却没有一辆愿意载客,或有司机喊出一口高价……
    “打车难”固然与某些出租车司机追求高额利润,不遵守行业定价规则有关。但也跳不出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规律,人多、车少是“打车难”的重要原因。G20之后,由于峰会美誉,杭州西湖游客出现“井喷”。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坐地起价”好像是种不错的选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行业的定价标准容不得某些人为了利益肆意妄为。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损害的不单单是乘客的利益,更是损坏在不少旅游城市存在。
    再看下城市公共交通的情况。据报2016年10月3日当天西湖孤山路附近基本就有15万左右的游客。在看看杭州西湖附近的公交班车,半小时一班的游10,根本不能满足西湖附近的游客。在旅游城市,半小时的游览班车显得运力就不是不足了,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了。公共交通跟不上,显然与相关部门工作不力、不细有直接关系。
    这是在限制网约车后曝出的新闻,简直就是对新政的“啪啪打脸”。对杭州这种旅游城市,面对“潮汐”般的乘客,管理部门一定要“对症下药”。比方说,在旅游淡季,若现有的出租车已经满足乘客需求,就不能单一的增加出租车数量,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网约车等的弥补出租车不足。当然,目前最可行的就是涉及城市交通规划、监管等部门及时行动,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加大对出租车私自加价的惩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