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省工商联结合本省政情、省情,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坚定发展信心,回乡创业创新”,号召和引导海内外晋商关注山西,投资山西,发展山西,引领和塑造更多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新晋商,坚定发展信心,增强理想信念,展现他们作为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让新一代晋商在三晋对外开放、振兴崛起的征程中续写商业传奇,再创事业辉煌
如果说,2016年是山西民营经济大突破、大发展的一年,刚刚开始的2017年,无疑将成为山西民营经济大开放、大招商的一年。
在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山西省委正式提出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全面加强对内、对外开放,以全球战略视野“对标”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以精准、创新方式吸引海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向山西集聚,让最具活力的民间资本和优秀人才、技术、理念注入山西,为山西转型创新、优化结构激荡强大动力。
当前,山西正处于小康决胜期、脱贫攻坚期、转型关键期、发展爬坡期、形象改善期“五期叠加”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最有潜力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在山西稳定增长、拉动投资、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山西振兴崛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有生力量。一年多来,山西举全省之力出实招,求实效,强势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山西转型升级、扩大开放、综改试验的战略部署,又为海内外民间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创新机遇。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说,山西转型升级的过程必然是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过程。过去的一年中,山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了大批省内外资本入驻,民间固定投资的强势增长成为了山西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亮色。当前,山西省委、省政府倍加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现在的山西可以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风清气正,机遇遍地。在此大背景下,海内外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不只是饮水思源回报故土,更是抢抓机遇、壮大自身的一个契机。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在海内外晋商外联工作中有着独特价值,组织和号召广大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是工商联的职责,更是工商联的优势,晋商回乡,工商联大有作为,广大新一代晋商大有作为。
从民营大省向民营强省迈进
——山西举全省之力营造资本期盼的良好发展环境
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成败关键。
长久以来,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给山西创造了繁盛也带来困顿。对于资源经济的过度依赖,令山西的民营经济长期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够成熟等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创新难、成长难等共性问题也令民营企业裹足难行。
有分析指出:山西的困顿,一方面是一段时间内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政治生态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全省经济结构不合理,是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的主要原因。
转型,成为山西唯一出路,而民营经济,则成为这场远征中最为锐意的先锋——民企活,则全局活;民企兴,则全局兴。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才能激发民营经济非凡无限的创造动力。
李武章说,工商联作为山西全省民营经济优化环境、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段时期以来,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也从另一个层面显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努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一年多来,山西省工商联承担全省民营经济转型创新发展重任,不断强化经济服务能力,通过创新形式宣传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开通“晋联通”微信公众号,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版,通过全年不间断的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的社会舆论氛围。
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着力破解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支撑不足的难题,建立了金融支持重点民营企业机制,首批59家(第二批66家已批复)民营企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发起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山西省民营企业转型创新投资基金,推动省、市、县三级开展银税合作,截至去年8月份,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银税合作产品120余个,累计向1538户优质纳税企业发放贷款1977笔33.39亿元。
通过建立完善专家咨询智库,为民营企业一对一把脉会诊,开展民营企业“待批项目大起底”等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受理民营企业待批项目2745项,办结1956项,办结率71.26%,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通过推动落实民营企业办理完善土地和房屋产权手续工作,目前全省共办理民营企业土地手续和房产证的总户数达到861户,有效盘活了“冬眠”资源,变资源为资本,以实际举措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通过不断加强对外联络,在全国范围内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去年民企入晋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1520个,总投资1.6万亿元,让外部资源给山西注入了无限活力。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民营企业,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和省、市两级部门负责人结对帮扶近5000家民营企业,他们实地走访联系帮扶的民营企业,真心实意地同企业家交朋友,切实为企业排忧解困,帮助企业发展,有效激发了民企活力。
通过建立考核督查机制,先行先试,会同山西省统计局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了包括4大类,涵盖民营经济增加值等10个指标体系的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2016年初,在山西省工商联的推动下,将民营经济增加值等3个主要指标和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让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了一项硬指标。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调研检查活动,对民营企业各类申报项目受理情况逐个排查,充分协调解决了民营经济工作机制问题。
通过抓好两市五县(市、区)的民营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得到有效的推广和示范。
山西省工商联的努力,或者说山西省决心重塑自身的这些举措,充分激发了全省民营经济的无限活力和巨大潜力,彻底塑造了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数据是最为直接的明证,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1-11月,山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46亿元,而这其中,民间投资达到8299亿元,同比增长13.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1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65.11%,成为山西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从观望山西到投资山西
——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的天时和地利
经过政治生态的重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民营经济的大力推进,山西正在朝着“稳步向好、转型升级、振兴崛起”的方向稳健迈进。
在山西投资30亿元的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山西省发展民营经济,不但有思路、有政策,更注重“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出台了很多具体化的支持举措,而且工作节奏快、效率高。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切身感受到了“亲商、安商、容商、富商”的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他讲了一段在山西投资之初的往事:项目在山西落地时,所在地一名常务副市长经常率队前往工地实地考察。当年快过春节时,这名副市长又不远千里从山西奔赴传化集团总部看望他们。徐冠巨说,可见山西的领导干部当前的全新的精神风貌和对发展山西的强烈愿望,对他们民营企业来山西发展的迫切愿望和高度重视。如此高昂的发展热情,如此诚恳的邀请,让他们深受感动,也更加激起了他们投身山西发展的热情。
这样的感受绝非个例。作为央企的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山西有50亿元的投资项目,集团副总裁靳宪军说,近期山西的投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他感觉山西从根本上改变了招商引资环境,招商、爱商、惜商的氛围愈加浓厚,尤其是山西的领导干部让他切身感受到求真务实的风范。每次来山西调研,当地党政领导干部都亲自带队,系统地做好服务,进行保姆式的服务,每一个节点都亲力亲为。他补充说,他们非常愿意来山西,不仅是他们,北京的很多企业都很愿意来山西投资兴业,他们对山西充满信心。
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说,近年来,山西不仅城市建设在变,变化最大的是发展环境。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了省领导联系民营企业等一系列活动,这充分说明山西上下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山西这两年净化政治生态、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了投资环境改善,营造了资本期盼的发展环境。
从几年前外部资本在山西的望而却步,到如今大批民间资本涌入山西抢抓先机,投资环境的彻底重塑令山西“梧桐林立,浓荫四野”。
而另一方面,山西也同样有令资本更加看重的遍地“硬货”。
就固有禀赋来说,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中地面古建居全国之首,基础设施承东启西、交通便利。投资成本中电费、水费、地价、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投资的成本较低,与河南、安徽、广西、贵州等省份相较,投资综合成本优势比较明显。
就全省发展战略部署来说,山西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能源产业创新、传统优势产业提质、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等“六大工程”,构建具有鲜明省情特点的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世界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与此同时,用好综改区这一金字招牌,加快实现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发展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形态向园区化循环化转变、城乡统筹向一体化转变、经济增长向平稳健康可持续转变,通过围绕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和政策动力,营造活力充沛的转型生态,全面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也将吸引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山西新兴产业集结汇聚。
这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广阔前景。不仅如此,当前,山西正式提出开展向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全面对标行动,通过建立制度,营造亲商、安商、融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实现精准化招商、集群化招商,强化与世界和全国500强企业沟通对接,主动登门招商引资,通过完善投资政策狠抓落实,让民营经济成为全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服务山西,振兴崛起。
良好的发展环境,广阔的投资机遇,高度开放的全省战略定位,诸多要素的共同聚集,让山西充满底气和实力,向海内外晋商发出了最为强烈和诚挚的召唤: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从踏遍全国建企兴业到助力山西振兴崛起——当代晋商的一场理想信念之旅
山西有两座宝藏,煤炭和晋商。在新思维下,山西还有一座宝藏,是人才。
山西省省委书记骆惠宁说,山西第一位的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山西要实现转型创新发展,只有激活人才资源,其他所有资源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历史上,晋商开辟万里茶路,纵横欧亚九千里,书写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在当代,新一代晋商秉承和发扬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晋商精神,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和衷共济、务实经营,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涌现出了众多的商界精英和领袖。
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带给山西的将不止是雄厚资本,还有更多的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以及定位全球的发展思维眼光和战略布局,他们在山西谋求发展的过程,将无疑成为山西转型创新发展的强大助推动力。
2016年12月27日,山西省省长楼阳生致信香港山西同乡会,他在信中说:“你们对家乡振兴崛起的美好期盼,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山西实现振兴崛起,离不开国内外晋商晋才的大力支持,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希望香港山西同乡会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山西广集资金、广聚智慧、广揽人才,助力家乡繁荣昌盛。”
2016年最后几天,北京山西商会年会举行,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梁荣代表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向在京的山西籍企业家们发出邀请,他说,几年来,在京晋商为家乡发展投资230多亿元,涉及旅游、农业等诸方面,特别是大同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207亿元,目前首期已投入65亿元;吕梁山苍尔会景区项目总投资18亿元,已投资6.5亿元;晋中市紫金庄园生态农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已投资5000万元;还有忻州黑枸杞种植、临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项目等等。这说明了在京的商会以及广大企业家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晋商精神,承担着晋商精神,弘扬着晋商精神,具有高度的传承晋商文化的责任与自觉,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当前的山西,风清气正创造出干事创业氛围,转型升级提供了创业创新机遇,家乡发展氛围好、机遇多,已在海内外晋商中形成了共识。希望商会积极搭建晋京两地的交流平台,引导更多的北京企业和外来投资者来晋投资兴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履职尽责、全力奉献。
山西的邀请立刻得到了广泛响应。因为,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是召唤,也是商机,更是当代晋商的责任与担当。
福建省山西商会会长刘平山说,商会是重要的资源、信息集散中心,要充分发挥晋籍异地商会的平台优势,把异地商会建设成招商回归的“变电站”和“中继站”,成为遍布全国的常设“回归办”,促进回归项目“由小到大”“由散到聚”。
苏州市山西商会会长张新说,追溯晋商的百年发展史,晋商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众帮众的协作精神和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近年来,苏州市山西商会会员积极回乡投资,他们有兴建运城最大的现代农业批发市场,是连接周边省市乃至联通国内、国际的特大型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枢纽;他们有修建的右平高速,为家乡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便捷;他们有与临猗县政府合作,在苏州开展第四届临猗水果文化节,将临猗的水果带进苏州千家万户,每年能达到1000吨的销量……客居吴地圆商梦,晋商文化吾传承。商会将继续充分发挥晋商在家乡与苏州地区的经济协作发展中桥梁纽带的作用,更好地开展信息交流和商贸活动,带领更多的优秀晋商回乡投资,在三晋大地开创新一代晋商的宏图大业。
新近成立的北京长治商会、北京大同商会等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近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利用晋商组织的资源和优势,主动把山西的产品推向世界,为山西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助力山西经济转型崛起。与此同时,山西省工商联日前还召开了商会西南片区座谈会,浙企联、河南、四川、天津、代理商联合会等20余家异地商会和行业商会负责人踊跃表态,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充分发挥商会组织联络作用和招商优势,带领广大在外晋商回乡创业创新。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临生说,晋商是山西一张不容玷污的金名片,历史上的晋商辉煌明清五百年,新一代的晋商更是遍及全球。鼓励晋商回家,助力山西转型创新,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2017年,山西省工商联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坚定发展信心,回乡创业创新”,就是要引导和塑造出更多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新晋商,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坚定他们的发展信心,号召他们投资山西,发展山西,塑造他们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责任形象,让他们在三晋对外开放、振兴崛起的征程中再创辉煌。
不仅如此,今年山西省工商联还将进一步创新和提升服务民营经济的工作水平,通过抓经验、树典型,强化破解金融难题的渠道和途径,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做好民营企业维权和自律服务等诸多方式手段,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李武章说,他们全力为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保驾护航,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山西,这个山河环绕的内陆省份,今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广纳四方贤才。晋商从百年前泪走西口到今天回乡兴业,是山西政通人和,革弊鼎新,振兴崛起的一次重塑过程,也是三晋这片古老热土从四塞之地到高度开放的一次全新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