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峡:速度与质量“两翼齐飞”
作者:
■本报记者俞凤琼通讯员唐曦陈刚
2016年12月21日,福建电视台新闻中心《福建超级工程》栏目对福建首个PPP试点项目、由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峡)建设的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封顶仪式进行全程直播,让这座福州版“悉尼歌剧院”再度引起社会关注。伴随着项目的顺利封顶,中建海峡“百日攻坚”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实际上,自2016年9月份行动开始至今,多个项目顺利完成“百日攻坚”目标任务,新签合同额超过200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全面动员定人定责定方案
为推动“百日攻坚”目标顺利完成,中建海峡制定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建端领衔的领导小组,除被列入福州市“百日攻坚”重点工程的项目外,公司还列出公司级“百日攻坚”重点项目184个,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铺开“百日攻坚”行动。
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中建海峡承建的福州市两园项目中2号路延伸段、9号路(一期)、江滨路及水利工程9号路顺利完成整段项目的征迁;两园区道路工程完成征地约160亩,完成房屋拆迁130余户;国省干线横五、联一线(闽清境)公路工程多个路段完成征地交地,征迁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福州市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战略的重要配套工程——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面对2924亩主线征收用地、4万多平方米房屋拆迁任务,项目部主动配合业主积极协调、多方对接,截至目前,项目主线用地已经交地约92%,房屋拆迁约85%,电力高压部分已完成4条高压线路迁改,为项目大干快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快速建造保质保量保产值
记者了解到,百日攻坚期间,中建海峡始终坚持“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以“以技术促生产、以科技保工期”为整体攻坚思路,以技术创新、快速建造为抓手,不断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科学组织施工,在保证工期顺利完成的同时,也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其中,104国道连晋段改线项目“百日攻坚”期间完成产值3.8亿元,完成攻坚目标2.55亿元的142%,并积极承办了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T梁预制标准化观摩会和福州市普通公路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一项目部还被授予福建省公路局“普通公路标准化典型示范项目”荣誉称号。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成功引入了3D打印、BIM技术、放样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坚持样板引路,打造了全国首创的机电安装互动体验区,并通过加快工种搭接、科学组织生产,主体结构提前20天完成封顶,项目也顺利通过“福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验收。
使命必达攻坚克难抓进度
“抢晴天、战雨天,攻坚克难抓进度。”这条悬挂在永泰县清凉镇鼓樟新苑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现场的标语也是项目施工的真实写照。“百日攻坚”期间,中建海峡各攻坚项目多次克服了强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带来的施工困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攻坚任务。
永泰、闽清“7·9”尼伯特灾后援建项目是本次攻坚任务时间最为紧迫的工程之一,主要包括闽清县7·9洪灾坂东镇农村住房集中重建点工程、永泰县清凉镇鼓樟新苑安置房和河仁小区安置房等项目共百余栋楼,工期仅有短短的120天。为了顺利完成攻坚任务,各援建项目部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实行无间断交叉工序制度,无论天气如何,所有员工加班加点、紧密衔接、默契配合;另一方面,项目部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的各个节点前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实行各栋号互检、技术质量部检查的“双检查”制度,紧抓工人安全教育、安全标示布置等系列工作,保证了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与工程进展同步推进。
截至目前,鼓樟新苑安置房项目已于2016年12月30日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闽清县7·9洪灾坂东镇农村住房集中重建点工程项目85栋楼已全面封顶,河仁小区安置房项目也处于收尾阶段,相信很快,灾区民众就可以入住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