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商仍主导消费市场

80后人均网上支付12万 商家酷爱联盟实现优势互补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在日前由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0万亿元,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网络零售额达到10万亿元左右。
    2016年“双11”是第八个年头,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年“双11”期间,从11日至16日的6天时间内,全国共揽收快件11.2亿件,派送7.9亿件。此外,根据菜鸟网络发布的2016年“双11”物流报告显示,每个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上只用了3.5天,全国并未出现大面积爆仓现象。回顾2016年的电商行业,仍然是纷纷扰扰热点频发。
    电商带动支付和物流
    2017年1月4日消息,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了2016年的中国人全民账单。据支付宝发布的数据,现在实名用户有4.5亿。支付宝2016全民账单显示,目前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71%,去年这一数字是65%。
    而近年来,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快递正式进入“百亿”时代,2015年快递业完成业务量206亿件,中国快递进入“200亿”时代,2016年12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此外,“扎堆上市”“联盟”“开放”“智能物流”等成为2016年快递行业的热词。10月圆通速递和中通快递分别在A股和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交易,顺丰、韵达和申通的上市申请也已经通过。除此之外,全峰、天天、百世、速尔等也获得融资,中国整个快递行业都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将资本运作视为弯道超车的必备条件,快递行业或进入资本追逐阶段。
    电商流行联盟渠道互通
    阿里巴巴财报披露,在2016年第一季度,菜鸟网络完成首轮融资,虽然菜鸟官方并未正式公开融资的具体金额,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此轮的融资金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3月28日,菜鸟网络宣布拿出10亿启动“菜鸟联盟”,联合四通一达、天天快递、EMS等国内外主要物流合作伙伴来提升中国物流体验,首期推出当日达、次日达等优质产品,并承诺“说到就到、不到就赔”。
    2016年4月京东集团旗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与全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成立“新达达”,6月京东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并不断升级。自此,沃尔玛全国商场和仓配体系以及达达超过300个城市服务体系将给京东物流配送增添更多的可调配资源。
    7月阿里巴巴10亿元领投“点我达”D轮融资,“点我达”接入菜鸟网络,10月苏宁与天猫共同出资10亿人民币设立“猫宁电商”。自此,阿里阵营中,除菜鸟网络外,阿里巴巴也牵手苏宁和点我达,组成一方阵营,发力物流配送。京东和阿里物流阵营的建立看似是即时物流平台的相互竞争,实际上是两家的商超O2O之争。
    11月23日,京东对外宣布将“京东物流”作为品牌,向社会开放三大服务体系: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快递和物流云,开放范围包括中小件网络、大件网络和生鲜冷链网络,向平台商家主要提供7项服务,包括5小时逆向上门取件服务。有业内人士指出,京东此举有助于对第三方商家的物流监控,提高京东物流的整体化服务水平,将京东物流的口碑效应延伸到更多的第三方商家。此外,物流作为京东重要投入部分,在经历数年的积累后,可能变成利润中心。
    线上线下结合打市场
    国美、苏宁等零售企业以前一直是线下家电卖场,而现在则扭转了消费者的看法,打通线上线下的综合型零售,从企业的定位来看,就是所谓的全零售、全渠道、全生态发展。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后,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业逐渐摸索到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门路。2016年7月26日,国美在线宣布与大润发飞牛网强强联合。区别于其他纯电商企业的合作,两个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优势的企业联手合作,借助全零售模式,或将对京东天猫形成巨大挑战。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国美在线与大润发飞牛网将通过共享供应链和流量资源,打通后台物流和数据系统,为用户带来全场景、全品类、低价格的无缝购物体验,以开放的心态探索全零售生态圈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王府井集团全渠道中心副总经理刘春吉曾公开表示,相较于此前电商业务的单独作战,当下更强调的是全渠道运作。未来,王府井的全渠道战略将是对集团跨业态、跨渠道的用户资源整合,围绕商品经营能力和用户经营能力展开。
    王府井看待电商的视角转换,实际上是传统零售业思维转变的缩影。正如刘春吉所说,未来王府井的全渠道战略将以用户经营为重点。而将布局电商的法宝押在用户身上的,还有海尔、老板电器等一众传统零售业中的品牌商。
    生鲜电商最后的蓝海
    几年之前,作为“电商界的最后一片蓝海”,创业者和资本圈对于生鲜电商领域似乎都失去了理智。2016,是生鲜电商们最五味杂陈的一年,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本已对网购轻车熟路的他们对于生鲜产品电商化较容易接受。各家研究机构的报告均显示目前的生鲜电商渗透率较低,且增速较快。资本寒冬让这一阶段的生鲜电商需要更加谨慎。
    除去被彻底淘汰的,现存生鲜电商也在对模式进行调整:本来生活和天天果园的线下O2O门店关停后,本来生活开始发力B端业务本来果坊和本来集市,天天果园则选择开始深耕消费体验,做精细化运营,爱鲜蜂经历裁员后开展“精蜂计划”,多点地域收缩主攻北京和杭州。
    易果生鲜2016年动作频频,不仅融到震惊行业的5亿美金,作为天猫超市生鲜频道的运营商,易果还和苏宁展开深度合作,支持“苏鲜生”和“苏宁小店”的生鲜业务,最后还接力永辉8.5亿元入股联华超市……易果正在自己生态平台的路上已经大范围布局。
    京东年初开设生鲜独立事业部,由原来3C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带领,可见刘强东对于生鲜业务的重视。一直以来,生鲜电商们都被“仅有1%的盈利概率”这一数据泼着冷水,况且还有许多折损率等因素,所以精细化运营不够,损耗率就居高不下。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环节太多,且产地资源因为长期被线下渠道占据。不过随着深耕细作,反复试错,各家生鲜电商都会努力找出自己模式下的盈利空间。
    最上游供应源解决了之后,下一步就是品控。不同品类的生鲜产品最适宜的保存环境和包装都不同,仓储、筛选、包装、订单与安全库存的匹配预判、出仓调拨、物流配送等每一个环节都得有运营效率考量,让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又保持良好弹性。
    业内人士指出,生鲜电商两大阵营已经开始暗流涌动:一方是阿里阵营,阿里+盒马+易果+苏宁+闪电购+三江超市+联华超市+……;另一方是京东+沃尔玛+天天果园+永辉超市+1号店+……BAT中只有阿里在积极布局,百度和腾讯则纯属投资,其中百度投资了中粮我买网,腾讯投资了拼多多和每日优鲜等。此外,一心想成为BAT后第四极的本地生活巨头美团点评也在暗度陈仓,一方面与华润万家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入资社区O2O爱鲜蜂。中粮集团、联想佳沃等传统农业巨头的实力亦不容小觑。
    事实上,生鲜电商各阵营之间的大战一定程度上会上升为线上商超大战,阿里和京东的PK将进入另一个领域,双方各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