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生文化从獐子岛大雪采捕说起

作者:
    在我国民间,大雪是“进补”的重要时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自古就有冬季滋补海参的传统习俗。而大雪时节采捕的海参最具滋补价值。
    在獐子岛悠久的渔猎文化与底蕴深厚的海岛民俗中,“大雪采捕”早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一脉相承的重要节日。
    为什么要在大雪采捕,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这样回答:“獐子岛大雪冬捕传统源于对海洋生物规律的尊重,源于对野生海参稀缺品质的追求。在獐子岛都是冬季采捕海参,水越冷,海参越好。獐子岛人认为,大雪是海参成熟的季节,如同时令蔬菜一样。”从客观规律上讲,在天然环境下生长的海参,进入“大雪”时节的肉质最为肥厚,各项有益成分相对含量更高,是最佳的海参采捕时机。
    “大雪”一到,海参在水温低到15度时开始集体出来觅食,等到大雪时分,海参吃得饱饱的,膘肥体壮,正是最好吃也是营养最为饱满的时候。用岛里人的话来说,就是海参熟了。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我国著名海洋药物及食品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教授认为,海参是人类重要的海洋食品和药物来源看,其滋补和保健功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獐子岛海域拥有不可复制的优越生态,这里的水温、流速、盐度、饵料等天然条件非常适合海参栖息和生长,是中国唯一的MSC认证渔场,是中国野生海参原种保护区,是消费者所公认的海参核心圈层。獐子岛海域不投放海参苗种,这里收获的每一头海参都是自然繁衍、物竞天择的产物,天然养护、限量采捕保证了海参纯正的种质。经测定,獐子岛野生海参粘多糖含量高于非野生海参20%以上,野生干海参复水后营养保持率高于非野生海参18%,獐子岛野生海参无论是外观形态、口感及海参粘多糖、海参EPA/DHA磷脂、海参胶原蛋白等功效成分的含量活性,均优于其他海域出产的海参,具有其他海域出产的海珍品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獐子岛,工作人员对海参现场进行分拣:不足3两的海参放归大海,为的是保证野生海参的可持续发展。而分拣出来的海参全部装进专业的分装器皿内,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透氧承装比例,每箱30公斤以内,不能装满。另外,船上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填写标签,准确记录采捕时间、海域、船号、潜水员、海参个数、填写人信息等,为原产地二维码追溯做依据。随后,海参被快艇运到附近的加工中心进行初级加工,从采捕到加工,全部时长不超过3个小时。采捕上来的海参都要通过国际权威机构SGS的品质检测,经过严格规范、可追溯的加工工艺,接受海参商会诚信联盟的原产地监督。
    獐子岛海参一直领跑中国海参市场的价格。很多人表示不吃獐子岛海参的原因,是因为它太贵。今年獐子岛原产地海参采捕季活动,推出了特惠盐渍海参,满足普通消费者健康滋补的需求。(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