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信(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努力促进两个健康

作者: ■本报记者张文燕

    “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地概括为‘亲’‘清’二字,作出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民营企业家放下了思想包袱,明确了界限,知晓了进退,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两个健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日前,参加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五次执委会议的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法信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服务,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真诚交往,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由建立到完善的过程。过去一个时期,有些企业家和某些党政干部习惯于拉拉扯扯、勾肩搭背,以权钱交易、利益交换为主要表现的不健康政商关系,严重冲击市场秩序和法治秩序,污染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风气,对‘两个健康’危害极大。随着反对‘四风’的持续推进和反腐败斗争日益深入人心,企业家和党政干部之间“勾肩搭背”式的交往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领导干部又走向了与企业家‘背对背’、不敢和不愿与企业家接触的另一个极端。某些党政干部‘怕’字当头,明哲保身,担心与民营企业家交往‘有嫌疑’‘有风险’‘常在河边走,唯恐自己湿了鞋’,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不闻不问,更不用说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了,结果放弃了教育引导和服务支持的责任,挫伤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这对促进两个健康极为不利。”李法信认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优化营商环境,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李法信介绍,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和重大实践课题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推动、不断深化。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等省主要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深入民营企业走访调研,与企业家谈心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4月,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等13个省直部门、单位联合组成7个督查组,重点督查各市和省直部门、单位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五个问题’的情况。今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山东省几大班子领导成员带头对口联系民营企业,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受到极大鼓舞。今年10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出明确要求,就支持企业家参与政府决策,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加强对青年企业家教育培养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积极响应,在构建和践行新型政商关系中表现出了空前的主动性和高度的自觉性。”李法信说,“为推动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在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吴翠云亲自指导推动下,由山东省委统战部牵头、山东省直12个部门联合,在全省广泛开展了‘深入企业、帮解难题、增强四信、促进发展’活动,通过‘确定一批联系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调研,举办一系列座谈交流活动,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一套长效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由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工作转变,真正做到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不断深化。”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在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谈到工商联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的作用时,李法信表示,“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工商联干部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人’,理应在推动构建和自觉践行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态度更坚决、执行更严格、落实更到位。我们经常强调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新型政商关系的内涵,既要做到“亲上加亲”,更要做到一清二白。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搭建政商沟通互动的平台,同时又不断完善工商联自身联系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们把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为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主动与企业家谈心对话,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发展信心,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我们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性,支持他们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守法诚信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守法诚信作为企业经营必须遵守的大原则,在处理政商关系上自觉做到依法依规、有节有度。”
    李法信说:“随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入,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日趋严格,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作为工商联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将聚焦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在联系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过程中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在各级工商联换届中,我们将认真组织开展换届纪律专题教育,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