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食育模式助力学生健康

2016中国食育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作者: 【记者李涛北京报道】
    日前,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主办,《健康时报》联合主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九阳希望基金公益支持的“2016中国食育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事业部部长谷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九阳希望基金管委会主任韩润、美国爱心基金会会长翁永凯、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参加了本次论坛。
    据了解,食育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学者提出“体育智育才育即食育”,食育不同于简单的“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而是指从幼儿时期,通过满足身心健康成长需求的愉悦实践培养受教育者科学的饮食理念、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食育论坛在我国开展还是首次,本届食育高峰论坛以“探索食育模式·助力学生健康”为主题,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NGO、企业代表、学校代表、营养师团队共同参与就国家食育相关政策、现状分析、国内外食育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广泛地探讨。
    目前,食育工作的开展,在政策层面已经形成良好的氛围。近期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又一次明确指出“将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然而在具体的落实层面,学生饮食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食育模式探索方面,民间组织也做了一系列探索。中国健康饮食电器第一品牌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成立九阳希望基金,制定10年公益计划投入5000万元,援建1000所希望厨房,让学生能吃上一碗干净卫生的热饭。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份建立700余所九阳希望厨房。然而正是通过希望厨房这个项目,在学生饮食问题上,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吃饱就可以,学校周边小卖部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学校厨房提供的食物,学生更热衷于零食,饮料;挑食,厌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九阳希望基金于2014年进行公益转型,创新升级,发布食育工程项目,以厨房、食育兴趣班、营养健康课、食育菜园4个模块运作方式,厨房作为食育推进的空间载体,兴趣班和健康课培养学生健康饮食和动手能力,食育菜园让不学生不再五谷不分,像这样的“餐桌上的课堂”,九阳食育工程已经在全国开展5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