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未来机遇

作者:
    携程和去哪儿合并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庄辰超的离去更是给去哪儿过去的十年划上了一个句号,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在万亿级休闲度假大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背景下,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对于未来的机遇,有资深投资人说“OTA形态已经饱和,市场期待新的模式”。单从2017年来说,行业的风向标和机遇会出现在哪儿?
    劲旅咨询CEO魏长仁认为,2017年行业的风向标会在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产品、服务升级等方面。“OTA形态的旅游服务商在酒店、机票标品和旅游线路类标品上的与携程、途牛、同程等企业相同商业逻辑的突破空间确实已经很窄了,但不同的商业逻辑或商业模式的创新空间仍然存在;另外,在非标品市场上,目前还没有绝对领先的企业,创新空间仍然巨大。”
    未来10年,在线旅游必将进入2.0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点有,一是线上线下融合直至一体化;二是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将成为重要竞争力;三是靠规模化采购和规模化分销带来的利润空间将逐步减小,多元化创收能力变得关键。
    执惠旅游创始人刘照慧表示,未来的旅游竞争已经不是单一板块的竞争,而是综合资源的竞争。合并艺龙、去哪儿之后的巨无霸携程、依托阿里的飞猪、抱团的美团点评、结盟海航的途牛、背靠万达的同程等竞争对手,或将面临新一轮的战争。
    对于在线旅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艾媒咨询的分析报告则指出,未来OTA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加大市场投入的同时,未来企业战略性亏损仍会继续,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推进产业链整合将是行业未来发展关键。
    魏长仁认为,未来旅游业的创投机会可以关注几个方向:一、技术驱动的颠覆性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人工智能与旅游的结合创新;二、各类旅游线下资源的优质高效运营创新;三、旅游与金融深度结合的创新;四、管理及服务输出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创新;五、商务旅行服务市场的创新。
    在线旅游业一位资深分析师透露,在线旅游经历多年发展,据业内权威估计互联网在旅游行业渗透率有14%-16%,这说明互联网在旅游市场依然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多位旅游圈业内人士都认为,未来,在互联网+旅游行业,做大而全的平台型公司的机会可能已经没有了,但在一些垂直细分的领域机会仍然很大。
    “未来发展重点是产业互联网化中传统旅游企业与线上企业的竞合关系。”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和未来智能设备的全面移动化,在线旅游移动端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深化,通过定位技术、POI兴趣点等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线旅游市场创新将不断深入,用户体验将朝着移动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市场规模可突破万亿元,在线旅游也成为旅游行业的新兴力量,在未来前景上尚有巨大的盈利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VR、增加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等一个个科技热词正在改变着中国旅游业,推动着中国旅游“在线旅游的发展一直在沿着两条线索进行,即互联网电子化、产品标准化。只有电子化、标准化的产品结合互联网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的快速规模化。但这些仅仅是旅游业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步,互联网还有更强大的数据统计、消费者行为记录、人机交互潜力,互联网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仅仅具备强大的接触海量用户、快速销售产品的渠道能力,以及深度理解用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更有变革商业模式的潜力。”
    在刘照慧看来,如何结合互联网优势进行创新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比如旅游金融创新,不管是消费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旅游+金融创新”结合互联网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携程、腾邦国际、众信、驴妈妈、途牛都在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