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怒批“野蛮人”以来,保监会明显加大了对险资投资的监管力度,前海人寿首当其冲。在这种背景下,12月9日晚,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称:“前海人寿郑重承诺: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股票,并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
如同11月底前海人寿“闪电”买进格力电器一样,前海人寿突然发布“关于择机退出格力电器”的声明,同样令投资者震惊。
当然,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的一番苦心可以理解,即用实际行动向保监会表示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之所以选择“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甚至择机退出”来表决心,是因为11月底前海人寿“闪电”增持格力电器股票时,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受到了惊吓,以至董明珠警告前海人寿“不要做中国制造的罪人”。
但前海人寿这种做“乖宝宝”的方式显然并非上策,至少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有违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准则。从投资角度来说,前海人寿投资格力电器无可厚非,因为格力电器是一只优质蓝筹股,目前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正是基于格力电器所表现出来的投资价值,深港通开通后,该股票受到了来自香港方面的追捧。面对这样一只优质蓝筹股,前海人寿选择退出,从投资角度来说,不排除矫枉过正的可能。其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公司利益。
不仅如此,前海人寿选择从格力电器退出的做法,甚至有可能引发格力电器股价短期内不必要的波动。但基于“12·3”讲话后监管对险资的日渐趋严,前海人寿做“乖宝宝”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这与投资优质公司并不矛盾。
当然,前海人寿发布《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是必要的,但内容不应是“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并择机退出”,而应明确表示,前海人寿只做财务投资者,不干预格力电器的经营管理事务,不谋求董事会席位;甚至可以表示,将所持格力电器股票的表决权全部让渡给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以全力支持格力电器的发展。
若是如此,董明珠恐怕也就不会恐慌。这显然更有利于前海人寿公司的利益,有利于保户的利益,也有利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