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改革添动力 开放促行业大融合
一县一品积极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
作者:
■闫成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春城昆明的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作为东道主的云南省在本次农交会中收益颇丰,共签约项目153个,签约总额达886.88亿元。一县一品(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一县一品”)作为一家致力于用资本和知本共同推动产业整合、着力打造全国名特优农产品新零售的平台型机构,在此次盛会中展现了自己的优势。
为了加大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推广,本届展会特设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展馆,一县一品在这里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馆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除外)的三品一标产品,货真价实且多是政府牵头,诚意满满。一县一品与43位地标产品的拥有者就各个产品的理化优势以及一县一品的模式等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交流虽然短暂,但是诚意影响深远。在这里,一县一品埋下了诚意的种子,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在海南区,从产品的深化分级到品牌定制等问题,与三亚芒果和琼中绿橙等名优品的会长们深入交流;当面对新疆的黑蜂蜂产品时,展开了对身处华夏各地的不同的蜂产品的溯源“辩论”,从蜜源到蜂种,从蜂场的地理优势到当前面临的恶性竞争等。
在本次展示中,云南重点推介了省内的咖啡。据了解,当前云南咖啡总产值为20亿元,规模100多万亩。根据全球咖啡的产销形势分析,到2020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有望达到250万亩以上,年产咖啡生豆20万吨,实现总产值35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3亿美元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既要保证种植规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对农户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产品不仅仅设定为传统的咖啡粉,而是亟待加大科技的投入开发新的附加值更高的衍生产品如咖啡果醋等,既提升经济价值,又可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我国一直强调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一县一品认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靠科技创新把资源、特色转变成附加值。当前,云南综合产值最大产业是花卉,花卉1亩大概有4万元的产值,中药材1万元,咖啡和茶叶3000-5000元,而马铃薯和玉米却不到1000元,这巨大的差异背后就是科技创新的直观体现。
近几年,各地大搞周边游,尤其是农家乐得到大力推广,这说明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天然的契合性。本次展会中诸多企业和展商推出旅游套餐产品即是很好的例子。考察中可以发现,以云南为例,各个州市所有的农庄、庄园都是将这两个资源融合打包;更不乏临近州市产品抱团推广。
在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提出了高原特色农业3.0的概念,即从农业生产到农业制造。“农业3.0是一个大农业时代,是现代生态农业、健康养生农业、创意品牌农业和大数据农业相融合的农业时代,也是‘农业+’的时代。‘农业+’强调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挖掘农特产品特色和品质、精准营养食品以及农业相关产品的品质特征,进行农业全产业链研究和开发。”而一县一品同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向农业4.0的时代前进。现代农业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信仰的认同,强调生态与人文的和谐,在农业农品中体现出人文情怀、乡愁文化。农业3.0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从生产向制造转变的瓶颈,即改变现代农业的传统育种、化学肥料、规模种植、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三产融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分子辅助育种、基于土壤微生物的大数据微生态育肥、私人或社区定制种植、精准营养成分加工、在线农场管理、质量可追溯体系监测以及创意品牌农业的推广等综合设计制造体系建设,最终通过生物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打造小规模的农品定制实现精细化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走向4.0的微农时代,打造中国的未来农业。
当前社区农场、家庭农场、天台农场的概念方兴未艾,然而碍于城市规划、安全生产的因素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巨大的回归田园、放慢生活节奏的消费需求,一方面是城市规划与法规制度的格格不入,矛盾的出现预示着巨大的改革动力,科学地运用新型生产方式,增大对消费端的个性服务,是一县一品出发的源动力。
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执行已满3年,这3年的成果也是显著的。本届农交会还设立了扶贫专区,集中体现出“发展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一重要理念。7号展馆不大,但集中贵州毕节市、安徽金寨、湖南龙山永顺等著名的扶贫攻坚地区展馆。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立展区,“硒农业”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位于武陵地区的恩施州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这几年通过发展富含硒的农产业达到500万亩,已经实现脱贫160万人。去年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69元,据估计今年还可增长15%以上,而且产业收入能够占60%以上。而对于扶贫工作,一县一品也从一开始即展现出产业报国、诚意扶贫的魄力。一县一品立足农业,布局县域,在665个国家级贫困县精准定位,筛选出各地具有产业优势和先行发展条件的行业企业,深入进行合作交流,湖南湘西保靖县的黄金茶,贵州紫云的红心薯,广西西林的砂糖橘等,都是一县一品倾心“培育”的宠儿。
科技的创新,带动了行业的升级,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的新的动力;更开放的态度,将产业的上下游联系得更紧,沟通得更密;优质的农产品,是民族的象征,三品一标,更是体现着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与不懈。
打造三品一标的优质农产品,一县一品正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