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市场发生重大改变

波士顿咨询有关报告认为零售药店拥有最大的增长机会

作者: 【记者文雪梅北京报道】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日前发布全球最新聚焦报告《在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制药企业如何持续制胜》。报告指出,中国的药品市场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来说,在未来10年,占药品市场销售额90%的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和仿制药市场将被重塑。尽管长期的发展方向是清晰的,但未来3-5年的过渡阶段却充满挑战。
    报告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个因素将继续推动中国医疗支出的增长:一是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包括老龄化和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扩张;二是中国政府致力于承担国民医疗花费的更大比例。在上述因素推动下,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整体的医疗支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10%。据报告作者预计,未来的药品市场将逐渐从现在的以医院为中心的体系,转向更加“去中心化”的模式,包括三种主要的销售渠道: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在药品销售中占据了80%的份额,在未来10年仍将是最大的药品销售市场,但是其市场份额会大幅下降。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在医院的商业化模式也会从销售为主导的模式向市场准入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更加严厉的招标政策,如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将会和原研药处于同一招标质量层次,以及不断扩大的医联体和GPO主导的二次议价将不断压低药价,降低产品利润,但同时也会减少供应厂商数量,将药品折扣与采购量挂钩,实现对制药企业的重新洗牌。
    到2026年,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将会差不多翻番,约占市场总额的16%,具体比例取决于医院为主的前景和平衡结构的前景哪个会最终实现。
    从长期来看,零售药店拥有最大的增长机会。未来10年,在医院为主的前景中,药店占药品销售的比例将会从目前的11%增加到25%,而在平衡结构的前景中,上述比例将会增加到接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