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举行
助力实体经济创新转型 探讨国企民企深度合作
作者:
【本报北京讯】日前,一年一度的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年会“2016首都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举行。
首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石化原监事会主席王作然主持论坛。他说,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北京时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一新的战略定位于2016年写入北京“十三五”规划,为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新常态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振兴,首都要建设首善之区,首都企业家俱乐部要多做贡献。
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作了题为《关于企业创新转型的探索与思考》的主旨报告,宋志平提出,企业要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国际化”转型,要重点做好制造服务业升级;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无论对大型传统制造企业还是对新兴的小微企业,都是重要的商业模式创新,蕴含着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常务副司长王
强做了《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领域混改思路》的演讲。他指出,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做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工作。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要领域开放竞争性业务、破除行政垄断、打破市场垄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网运分开、特许经营。允许乃至引入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实现改革任务的可探索的有效途径。
中国铝业股份公司总裁敖宏作了《中铝转型升级进行时——A股亏损王如何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的演讲。他指出,通过创新的“加、减、乘、除”等全方位扭亏措施,中铝从去年亏损160多亿元的A股亏损王到今年实现扭亏为盈。由于国有企业需要严格规范按照国家规定建设和审批程序,在自备电厂和电力成本方面处于劣势,主要靠电网供电,仅此一项电价成本就比民营铝厂增加120亿元成本。目前中铝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整体企稳向好,正在爬坡过坎,后年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和提升。
俱乐部会员闭门活动,分为“投资北京”、“投资美国”、“国企改革”和“生态
圈协同”四个分会场。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卫民在“投资北京”分会场详细介绍了北京的发展趋势、投资政策,回答了参会代表的问题,共同探讨北京战略定位给企业带来的机遇。美国国际商会亚太区主席秦嘉豪专程从美国飞到北京给论坛介绍了美国投资政策和项目。参加“国企改革”会场的企业家代表相互介绍,结合上午的主题会议,共同探讨国企发展与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探讨国企与民企合作方式。参加“生态圈协同”会场的代表,从产业上下游的视角,取长补短,交流合作。
本次论坛由首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北京饭店、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瀚海京盛技术有限公司、智合新天(北京)传媒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五星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首都企业家俱乐部是以北京市和中央在京的大中型企业和有代表性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团体,成立于1985年3月23日,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00余家。俱乐部会员单位企业家、京津冀部分地方政府代表与首都媒体记者26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