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社会陷入混合型焦虑

作者: ■王义伟

    不但经济病了,整个社会也病得不轻,人心浮躁、焦虑、充满攻击性。这是近期台湾经济、社会给外界的印象。依据笔者的观察,这是一种混合型焦虑,各种党派之间、两岸之间、岛内外的矛盾、冲突纠结在一起,也可以称得上是台湾之困。
    这种焦虑和困境,首先体现在蓝绿对抗上。
    10月16日,有台湾网友在网上晒出图片,证实正在保外就医的陈水扁有记者在就坐轮椅,没记者在就健步如飞。照片发出后,引发网友一片哗然,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健康”的犯人,怎么能保外就医呢?
    结果,这名发照片的、靠做面包为生的网友很快被绿营支持者人肉、被攻击,然后被税务部门查税、被卫生部门检查,绿营支持者并放言要烧了他的面包房。重压之下,房东要求他租期一到卷铺盖走人。该网友没办法,通过记者喊话:“我目前有很多账单,还有很多的健保费,国民年金都没办法缴,请那些有权贵的大人们能够放我一马,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再来有骚扰我的行为。”
    绿营及其支持者历来具有攻击性,台湾社会见怪不怪。但是,现在的问题来了,蓝营似乎也有了这种迹象。
    10月10日,台湾当局5个“中央级”单位集体发布公告,于12日至14日连续3天举办10起公听会(即听证会),目的是为了开放日本遭受核辐射地区的产品进口到台湾。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即引发各界关注。12日,第一天3场公听会召开,结果有的会场仅有20人左右开会,走过场的痕迹太过明显。也就是在这一天,有群众冲击会场表达抗议。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冲击会场的人当中有“黑衣人”(意即疑似有黑社会背景的人)。
    这一场大闹过后,民进党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认为是国民党在背后指使闹场,要求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道歉。台湾警务部门也表态将依法严惩闹事者。
    到截稿为止,笔者还无法证实大闹民进党会场,是不是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指使。但是,“有样学样”是一个规律,坏的制度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也可以把一个循规蹈矩的政党变成一个具备攻击性的政党。如果在民进党执政之下,国民党也开始具备某种程度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种焦虑和困境,还体现在两岸对抗上。
    在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大背景下,台湾的经济、民生首当其冲,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11月份,台湾《远见》杂志刊登了该刊记者邱莉燕的文章《消失中的大陆人》。笔者读罢此文,颇多感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位于高雄的佳侑制衣,自制自营“小丑鱼”排汗衫。这种汗衫的布料,由排汗纱及精梳棉交织而成,内棉外纱,只要人体一流汗,棉吸汗,再通过外层的纱排掉。
    2011年,受惠于ECFA早收清单,排汗衫输出大陆零关税。2012年,深圳市台办前来参访,试穿后大为满意,为了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口气下订5000件,一毛钱都不杀价。因功能特殊,排汗衫深受陆客喜爱,90%是回头客,业绩年年增长,店员总要加班到晚上9点,一周只能放一天假。许多识货的陆客途经高雄,主动要求导游在晚上自由活动时间带他们来买,一买就是10余件,价格越贵的越好卖。有一次同时来了3辆游览车,将路口挤爆。
    川流不息的陆客让小丑鱼的老板对未来充满期望。去年,老板先是砸下1000万新台币备料,又砸下500余万元扩充店面。结果,台湾大选一结束,陆客消失不见,生意一落千丈。《远见》记者采访时见到的,是堆积如山的存货,和没有装修完摆了一地的铁框架和LED灯。
    “原来,两岸之间有一种消失,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小丑鱼的库房里,《远见》记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小丑鱼,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台湾的焦虑和困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以及大国之间角力,那种作为棋子无法决定自己命运、只能受人摆布的无力感。
    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就给台湾带来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要当棋子。台湾淡江大学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王高成表示,特朗普在亚洲安全事务上不会着力太深,台湾应担心“是否被特朗普以生意人姿态,当成与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
    第二,是要当冤大头。台湾政治学者廖达琪表示,特朗普基本上是生意人,将来也许不会像民主党那样愿意协防台湾,反而可能会要求台湾买更多军火。军火商是重要利益团体,这些利益“特朗普不可能不看到”。
    第三,是经济上面对来自美国的三重压力。第一重压力是TPP前景黯淡,打乱台湾的国际化进程;第二重压力是来自美国的进口压力加大,除了购买军火,台湾可能要进口更多美国的产品;第三重压力是对大陆台商的担忧,如果美国将工厂迁回本土,将会影响在大陆的台商,同时影响台湾的经济。
    从蓝绿对抗,到两岸对抗,再到美国压力,台湾岛内的经济、社会、人心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焦躁状态,这样的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依蔡英文团队的能力,怕是短期内很难解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