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欠款风波迎来转折
员工:没有被缓发工资 供应商:供应链没有现金流风险
作者:
■本报记者王洋
乐视网最近可谓风波不断,在经历了股价暴跌,贾跃亭发内部信长文坦陈公司发展节奏过快的反思后,11月8日晚间,乐视网就最近关于公司拖欠供应商款项的各种消息进行了澄清,发表公告称,公司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未出现所谓的拖欠事件,更没有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来筹集现金流的情况。
对此,一位乐视网内部员工向本报记者坦言,员工们并没有被缓发工资,而乐视供应商之一的胜宏科技也回应称,电视供应链没有现金流风险。捷成股份则在11月7日表示,子公司华视网聚对乐视网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左右,不会影响公司业绩。至此,欠款风波引发股价四连跌也终于迎来转折。11月8日,乐视网盘中一度涨近4%,截至收盘报38.99元,涨3.01%。
前三季应付账款同比增35.67%
10月24日,乐视网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3.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31亿元增加了11.52亿元。此外其他应付账款由上年同期的937.07万元增加到8.56亿元,应付票据为7.51亿元,上年同期则没有该款项。乐视网称应付账款较去年同比增加35.67%,主要系本期终端业务规模扩大及备货采购增加所致,其他应付款较去年同比增加4320.34%,主要系往来款增加所致。而对于应付票据的由零到7.51亿元,乐视网并未给出解释。对于乐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质疑,贾跃亭给出的解释是,目前电视的供应链没有问题,有良好现金流,也不欠外部供应商货款,但手机业务确实存在欠款问题。
11月2日,网上传出消息称乐视资金链紧张,拖欠供应商100多亿元款项。11月3日,乐视网发布声明回应,并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因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导致股价下跌的传闻,属于不负责任的抹黑造谣。
此后又接连爆出供应商员工在乐视大厦前拉横幅闹事、乐Pro3延迟发货等消息。11月6日,贾跃亭在内部信中侧面承认了乐视手机资金链紧张的现状,并称将通过内部筹集资金、外部融资、结束烧钱模式三方面入手,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供应商纷纷撇清“欠款门”
公开资料显示,酷派集团、银禧科技、胜宏科技、仁宝电子、上海赫比、舜宇光学、信立半导体、国恩股份、和硕科技、富士康曾披露为乐视的供应商。胜宏科技、银禧科技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对欠款一事作出了回应。
11月8日,针对投资者询问是否有乐视拖欠款项的情况,胜宏科技回应称:“公司销售了解确认,电视供应链没有现金流风险。公司与乐视合作产品为显示屏用PCB。”
在银禧科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询问公司货款是否遭到乐视拖欠,对今年业绩是否有影响。11月7日,银禧科技回应,乐视和子公司兴科电子的往来款都在合理信用范围内,目前乐视并没拖欠兴科的货款。
捷成股份则在11月7日回应乐视资金链问题是否会影响公司业绩的咨询时表示,公司子公司华视网聚对乐视网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左右,占华视网聚应收比例约为3%。公司不会因市场传闻的乐视资金链问题而出现坏账计提金额较大并影响公司业绩的情况。
经营板块扩大加速烧钱
除了澄清质疑,乐视网11月8日晚间的公告还对自身体系进行了说明:乐视可分为上市公司(乐视网)、非上市公司(LeEcoGlobal)、汽车生态三个大体系。公告表示乐视网目前财务状况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被曝的拖欠供应商款项事件涉及的乐视手机业务,并不在上市公司业务范围内。
除了手机,乐视汽车也是烧钱大户。贾跃亭在全员信中表示,目前乐视的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其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
烧钱的远不止这些,乐视体育年初以27亿的价格竞得中超16、17两年的新媒体独家转播权的交易也是遭人诟病。“要知道乐视体育是去年9月才从母公司乐视网剥离出来的,论实力、论规模、论资金,都尚未达到BAT的程度,与之大手笔买断版权的行径甚相违。”当时有人评论道。
这笔交易折算下来,乐视每年给中超的版权费是13.5亿,而新英是1.7亿每年的版权费买英超。这里再拿财大气粗的腾讯对比一下,腾讯当时花31亿买下了5年的NBA独家转播权(每年折合才6.2亿)。上述数字足以看出乐视的烧钱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乐视体育目前所掌握的赛事版权已多达200余项,其中包括欧洲五大联赛、CBA、欧冠、亚冠等顶级赛制。